我们初学从什么地方用功夫?这一点非常重要。我们看到诸佛菩萨无碍行,我们非常羡慕,何以我们自己处处全是障碍?我们生活得很苦,生活得不自在。看到佛经上所说,看多了,多了就变成麻木不仁。佛菩萨有,我们没有,怎么学也学不到、也学不像。其实错在我们自己,我们不懂得从哪里学起。天台大师教给我们学习的次第,他老人家讲六个层次、六个阶段;这六个阶段叫六即。第一个给我们讲理,「理即佛」,是说尽虚空、遍法界一切依正庄严,全是诸佛如来。诸佛如来这四个字,要用另外一个方法来说是真如自性,真如自性就叫做诸佛如来;诸是多,众多众多。众多是从相上说,给你讲真如自性是从体上说,诸佛如来是从相上说。体跟相是一不是二,性相一如,理事不二。所以天台大师头一个就把这个原理说出来,一是理即佛。《华严经》上说,「情与无情,同圆种智」,就是这个意思。有情众生是真如自性变现出来的,无情众生也是真如自性变现出来的,所以情与无情同圆种智。如果大家还要听不懂的话,我们从比喻上说。我们用黄金塑造一尊地藏菩萨的像,这有情众生;再造一个茶杯,茶杯是无情众生;都是黄金造的,一样,没有两样,重量相等,艺术价值也相等,没有两样。情与无情同是黄金,同一个性体,它怎么不同圆种智?同圆种智就同成佛道,佛道就是圆满的智慧。这是理,理上讲一切众生统统都是佛。《华严经》上所说,「一切众生本来成佛」,《圆觉经》上也有这个经文,所以一切众生是真佛,不是假佛。不是说我们把他当作佛来看待,你还是有分别、还是有执著,你入不了境界;他是真的,他不是假的。为什么现的相不同?那就是诸佛如来随类化身,《楞严经》上说,「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」,千百亿化身;千百亿不一定是指数字,种类,千百亿不同种类的化身。像我们在华严会上看到这些一类一类的,总共有两百多类,每一类里面的数量无量无边。称之为诸佛如来,理亦如是。
净土法门法师:念佛的六个层次 2025-05-03

